余杭此地要拆了!征遷251戶,未來規劃輕軌/學校/醫院/公園..... |
|
來自網絡- |
2019-01-25 08:58 |
|
|
自2018年初,仁和街道獐山集鎮提升改造工程開展以來,歷時一年,老集鎮終于迎來了最后一組獐山集鎮組的征遷簽約工作。 昨天上午,是價格見面的第一天,獐山社區居民蔣法初早早來到征遷工作組了解征遷政策。 蔣法初有套86方的老房子,在經過工作人員詳細介紹后不僅能換得120方的新房還有一部分征遷補償款能夠拿到,蔣法初很是高興在征遷合同上簽上了字。 獐山集鎮提升改造項目是仁和街道的重點工作任務,涉及征地965畝,拆遷農(居)戶786戶,拆遷企業10余家。 目前已完成獐山水產組108戶、東塘水產組96戶、石礦組258戶的簽約及自管房47戶的清退作,而集鎮組作為最后一批征遷項目,共251戶征遷戶,計劃與1月29日前完成簽約工作,為接下來的老集鎮整體提升改造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從余杭門戶網站上公示的安置房規劃方案來看,此次獐山老集鎮提升改造項目安置地塊也是羨煞旁人,毗鄰幼兒園、小學、初中還有交通要道! 仁和街道獐山老集鎮提升改造項目安置地塊位于仁和先進制造業基地,西至獐山路,南至求學路,北至和燕路,整體由南、北兩個地塊組成,總用地面積為67952.6平方米(約101.93畝) 該地塊中,北地塊23793.29平方米(約35.69畝),南地塊44159.31平方米(約66.24畝)。 從公示的規劃用地分析圖上可以看到安置房周邊有余杭區仁和第一幼兒園、仁和鎮中心小學、仁和中學從幼兒園到初中,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最優質的教育。 根據選址論證報告,擬將該地塊用地性質調整為住宅用地(R21),其中北地塊容積率≤2.6,建筑密度≤28%,綠地率≥30%,建筑高度≤80米;南地塊容積率≤2.7,建筑密度≤28%,綠地率≥30%,建筑高度≤90米。 從規劃總平面圖上可以看到北地塊總居住戶數672戶80㎡520戶、100㎡152戶總居住人口將達2048人,汽車停車位725輛,其中地上停車位45輛地下停車位680輛。背靠仁和余山,望出去就是滿目的生機。 南區塊居住總戶數888戶,其中80㎡380戶、100㎡100戶、120㎡100戶、160㎡300戶,總居住人口將達2829人汽車停車位1155輛,其中地上停車位200輛地下停車位955輛。 邊上隔著小映河,聆聽潺潺水聲。此地除了有令人羨慕的安置房, 現在仁和街道獐山老集鎮又將迎來大變化! 獐山老集鎮 仁和街道獐山老集鎮提升改造項目 位于仁和先進制造業基地核心區,屬獐山老集鎮片區。 基地南北兩側皆為產業發展片區,東側為三白潭濕地。基地深入制造業片區腹地,周邊缺乏居住及相應配套設施。 基地南北向連接產業片區和南部居住配套片區;東西向串聯老集鎮片區、濕地片區和大運河工業園區,具備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 規劃范圍 約1.8平方公里,北至啟航路,南至東西大道,西以獐山港及仁良路為界,東至杭寧高速。設計范圍約0.99平方公里,由獐山港分割為三個片區。 仁和先進制造業基地總體規劃(2012-2030) 仁和先進制造業基地發展定位:杭州西北門戶、杭州先進制造業基地、產城融合的城市新區。 規劃結構:一軸、兩核、三心、六片 對規劃區塊的要求:商業配套中心,為兩側工業片區提供生活配套;延續濱水河道景觀帶,與南北自然銜接。 周邊交通整合 1.陸路交通 與杭州市城區主要通過東西大道和長深高速與杭州繞城高速連接,未來規劃杭德輕軌線經過規劃區,附近可能規劃輕軌站點。 規劃目標 服務基地和老集鎮的 集藍綠交織功能融合 充滿活力和吸引力的生活配套服務 仁和天然的山水資源是生態系統中重要的節點,創造了一系列的藍綠空間,不僅增加了美麗的場所,為居民提供了宜居的設施,也為當地野生動植物提供了自然的棲息地。 宜 居 功能多元,服務半徑全覆蓋整個社區將擁有完善的公共服務設施,包括商業、學習、醫院等等,并且各個公共服務設施的5分鐘生活圈(半徑300-400米)將覆蓋整個社區,為社區居民提供便利快捷的居住體驗。 充分提升利用率,服務范圍全覆蓋。 活力雙核驅動,激發活力商業核心打造低密度濱水商業街區和現代化辦公場所,提供餐飲、購物、娛樂、休閑、辦公等功能,集聚人群;余山東側公共服務核心,通過打造開放空間,突顯山,融合公園、公建,為周邊居住區提供公共服務、文化休閑等功能。商業街區集聚人流、帶動活力;公共核心提供公共服務、文化休閑。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最大限度激發地塊活力,提升居住品質。 三帶環山雙軸聯四片 雙核帶多點 三帶:獐山港濱水帶 小映河濱水帶 南莊壩濱水帶 雙軸:沿獐山路城市發展軸 沿奉新路公共服務軸 四片:A 北部宜居生活區 B 中部綜合功能區 C 東部教育居住區 D 西部創新產業區 雙核:公共服務核心 商業服務核 四區協同: A 北部宜居生活區功能構成:高端居住 B 中部生態活力區功能構成:教育配套、商業辦公、星級酒店、高端住宅、品質社區、醫院療養、街道鄰里中心 C 東部教育居住區功能構成:品質社區、社區鄰里中心、教育配套 D 西部創新產業區功能構成:總部基地、創業孵化器、研發中心、配套商業 鄰里中心 建立“街道—社區”兩級“鄰里中心”體系,其中街道級“鄰里中心”按步行時間15分鐘控制,服務半徑約為800-1000m;社區級“鄰里中心”按步行時間5-10分鐘控制,服務半徑約為300-500m。 道路規劃 主干道:仁河大道、東西大道、啟航路次干道:獐山路、和平路支路:支路道路紅線為16-20米。 1.公共交通 規劃保留現狀仁和公交總站,按照《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范》-GB50220-95,以500米間距布置公交站點,共規劃公交站點9處。 2.慢行系統 充分結合綠化、開放空間、自然山體,構建完善的慢行系統,形成多樣性、多層次、緊湊、多功能的慢行道。 3.停車設施 居住小區按照住戶比例配套停車位,滿足百姓停車需求。 公共服務設施規劃 1.學校 規劃擴建1所小學,重建2所幼兒園,改建仁和中學。 2.開放空間 打開余山東側開放空間,使余山成為更加開放的市民公園。東側廣場公共服務設施用地2.4頃布置文化中心、體育健身場所等公共建筑。 3.商業設施 利用獐山港奉口港交匯處幾塊商業用地,打造一片濱水低密度商業街區;小學東側地塊打造復合、活力的商住項目; 4.醫院 預留南側地塊作為醫院發展備用地。 更多藍領招聘咨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官方微信:找工作就上普工網 微信號:pg114_net |
|
本站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站未注明“作者為:普工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稿件來源”“作者”,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作者:普工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2、 如本站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處理。 |
| 解決方案 | | 資源下載 | | 關于我們 | 微信掃一掃,好工作隨意找! |
招聘服務 微信招聘 勞務派遣 社保代理 業務外包 殘疾人掛靠 |
2012杭州社保 2012遵義社保 免責聲明 網站地圖 加盟無憂 sitemap |
聯系我們
招聘客服:
1143203847
社保客服:
1609073348
派遣客服:
763667942
客服電話:0571-88776501
|